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志翔报道:4月1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宜春市民政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介绍宜春市清明祭扫工作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宜春市各地通过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召开工作协调会,成立工作专班等举措,凝聚工作合力,力求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祭扫环境,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的祭扫需求。
宜春市中心城区推出系列举措满足祭扫需求
为做好中心城区清明祭扫工作,满足广大群众祭扫需求,宜春市民政局采取了系列举措。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市、县殡葬服务机构全面深入开展墓区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无遗漏、无死角、无盲区。
发布文明祭扫倡议。宜春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办、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错峰、文明、绿色、安全祭扫。
开展主题祭扫活动。在“宜春潮”APP开通“清明思故人·云上祭先烈”云上祭扫活动。
提供免费鲜花服务。市殡葬管理所已集中采购各类鲜花约5万枝,免费发放给祭扫群众,大力推广“鲜花换纸钱”活动,针对在外地不能返乡祭扫的,市殡葬管理所组织专人代为祭扫。
部分路段将加强警力
据宜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徐伟斌介绍,清明将至,各地交警积极行动,保障祭扫期间道路交通安全。
宜春交警提前对墓地、陵园等重点区域实地踏勘,针对中心城区陵园公墓,制定“一点一策”安保方案。4月1日至7日,安排警力引导车辆于宜春学院门口路段规范停放,并通过公众号公布周边停车区域,同时禁止社会车辆驶入仙月路;4月4日禁止大型车辆进入学府路宜春学院门口路段。此外,还将在关键路口定点值守、路段巡逻。
在隐患排查与违法打击方面,公安部门节前对墓区、景区周边危险路段拉网排查,深入运输企业清理源头隐患,治理重点车辆违法。清明期间严管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宣传教育上,利用新媒体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在主要道路的重点部位做好出行引导,通过农村“大喇叭”开展主题宣传,营造安全出行舆论氛围。
全力保障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安全
会上,宜春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剑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清明期间,该市林业局将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森林火灾发生。
一方面,严格管控违规用火,全市1388名护林员加大对公墓山、散坟点等区域的野外火源巡护,每日巡护不少于6小时,重点把控森林火灾高发时段,林业部门清明期间全面禁止野外用火审批。同时,强化火情监测,运用护林员巡查、无人机、视频监控及卫星遥感等手段,构建“人防+技防”体系,实时掌握林区、墓区火情。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出动宣传车、发布公开信等多种形式,针对城区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倡导文明祭扫。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推进专项行动,清理可燃物,建立并整改隐患台账。此外,强化应急准备,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半专业扑火队伍管理与训练,完善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安全。
呼吁广大市民群众文明祭扫
“市民朋友们,清明的意义在于‘心祭’而非‘形祭’。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文明之举传承文化根脉,用绿色行动守护美好家园,让清明时节清风常在、文明长存!”会上,宜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任涂鸿向广大市民群众发出文明祭扫倡议。
移风易俗,文明追思。倡导以网络献花、家庭追思会、书写寄语等低碳方式表达思念,用一束鲜花、一首诗歌、一株绿植代替焚烧纸钱,让传统情感与现代文明和谐相融。
孝老敬亲,厚养薄葬。孝道贵在当下,老人在世时多陪伴、多关怀,丧葬仪式从简从俭,不铺张攀比,以真挚心意传递孝道美德。
缅怀英烈,传承精神。积极参与烈士陵园祭扫、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通过讲述英烈故事、重温革命家书,让红色血脉代代延续。
爱护环境,绿色祭扫。不燃放鞭炮、不抛撒塑料祭品,使用可降解材料或环保祭祀用品。倡导植树添绿、清理墓地周边环境,共同守护宜春的绿水青山。
安全为先,平安清明。合理安排时间错峰祭扫,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不违规用火,确保祭扫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