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宜春市多部门将协同推进“提振消费行动”开展

   2025-04-07 00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志翔报道:3月28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宜春市商务局联合召开“宜春市提振消费行动”新闻发布会,来自宜春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教体局、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人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扩内需、促消费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均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各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也于近期下发了《江西省提振消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加快形成工作合力。宜春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宜春市提振消费行动工作方案》。

  此外,宜春市还将出台《宜春市2025年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宜春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落实举措清单》等系列具体的提振消费政策文件,文旅、教体、农业农村、民政、卫健等部门也将加快出台宜春市推动文旅、体育、农业农村及健康养老等消费行动方案,全方面、系统性构建全市“1+8”提振消费政策体系,推出提振消费“政策包”,更加精准务实地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宜春市文广旅局:引入一批演唱会、音乐节、舞台剧等叫好又叫座的演艺精品

  为做大做旺文旅消费,宜春市主要围绕“优化产品供给、培育多元业态、提供优质服务、开拓海外市场”四个方面,广泛凝聚合力,多措并举提振宜春文旅消费市场。

  以优质化供给催生消费新需求。优质的供给,不仅能够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也会催生源源不断的消费需求。今年,宜春市将培育一批旅游休闲街区、旅游度假区、高等级旅游民宿等精品项目,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旅品牌。宜春市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行提质升级,对森林康养、高山避暑、体育旅游、低空旅游、研学旅行等旅游产品进行优化提升。推动文物、博物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精品国货潮品和文创产品。

  以多元化业态拓展消费新空间。宜春市鼓励景区、文旅街区差异化发展,打造古风旅拍基地、潮玩文创街区、烟火集市、露天电影、沿河奔月灯光秀等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宜春市将开发更多高品质主题游线路,大力发展研学游。宜春市会进一步加强与优秀演艺公司的合作,引入一批演唱会、音乐节、舞台剧等叫好又叫座的演艺精品,集聚人气向“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延伸拉动消费,真正将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以精细化服务培育消费新热点。宜春市将一如既往办好月亮文化旅游节、靖安生活节等品牌节庆活动,组织各地贯穿全年举办消费周、消费月、消费季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文旅活动。宜春市会持续推行文旅一卡通,设计推出家庭游、团体游优惠套餐,覆盖景区门票、饭店住宿、演艺等多元场景,鼓励各地推出优惠政策,让群众得实惠、企业真受益。宜春市鼓励创新非遗项目、夜间演艺、旅游美食进景区、街区展示展销新形式,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开展实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特色文化服务和高品质特展,不断丰富文旅消费新体验。

  以国际化市场扩大消费新圈层。宜春市将加快完善入境旅游支持政策,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入境游精品线路,提升入境旅游服务能力水平。重点围绕宜春市富硒温泉、绿色生态、中医药、禅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展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加大入境游“引客入宜”力度,不断扩容宜春文旅朋友圈。

  宜春市教体局:落实公共体育场馆的免(低)开放

  近年来,宜春市教体局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强化体育赛事引领,激发体育消费活力,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2024年,全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87.8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1846.6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9%;全市共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240余次,带动消费14.7亿元。仅4场马拉松大赛,就吸引1.8万名体育爱好者参加,直接消费1900万元,带动消费1.39亿元。下一步,该局主要从四个方面持续激活体育消费。

  举办全国性赛事,扩大影响力。每年举办3—5个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如全国大学生系列赛事、马拉松、自行车、足球等,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运动员和观众来宜参与,提升宜春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耕特色赛事,打造品牌效应。依托明月山旅游风景名胜区、高安百峰岭、铜鼓天柱峰等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举办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并进一步深化龙舟赛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将其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吸引更多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促进当地经济消费。

  做大冰雪赛事,提升冰雪运动水平。宜春加速冰雪产业布局,先后举办了“喜迎冬奥会 万人上冰雪”冰雪嘉年华、大众国际滑雪赛暨中俄滑雪交流赛、江西省冰雪社区运动会等大型冰雪赛事活动,加快建设华东地区冰雪产业大市、冰雪旅游强市,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南方冰雪体育旅游目的圣地。

  引导体育消费观念,出台体育消费政策。落实2025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加强体育设施建设,落实公共体育场馆的免(低)开放。扎实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引流、赋能”作用,因地制宜发放体育消费券,鼓励各地举办各类型的体育消费周、体育夜市、运动集市等促消费活动,积极营造体育消费氛围。激发广大群众运动健身的热情,让更多居民在参与体育赛事中增进友谊、收获健康、感受快乐!

  宜春市农业农村局:力争2025年完成1300个村点建设任务

  2024年,宜春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0042元,同比增长7.1%,比城镇居民高2.1个百分点,农村消费潜力显现。今年,该局将聚焦农业农村工作主责主业,围绕农业农村领域“两新”政策落实落地,强化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培育乡村新业态,推动广大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做大做强农村消费市场。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把富硒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因地制宜发展富硒大米、富硒果蔬、富硒禽蛋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批规模化种养基地,增强农业带农增收能力,力争到2025年底,创建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5家,联农带农18万户以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吸纳农民就近入企入园务工。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引导返乡入乡人员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网络销售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

  做好农机报废和冷链设施更新工作。加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宣传和解读,实施好27类机具报废更新,力争2025年完成农业机械报废更新2500台套以上。积极落实冷链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好农产品田间移动仓储保鲜设施试点建设项目,补齐农村冷链物流短板。

  推动优质农产品消费供给。以“宜春宜品”区域品牌建设为引领,创响一批“土字号”“硒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挖掘本市特色农产品优势,争创一批省级“小美特精”品牌,不断提升宜春市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持续拓展与头部电商平台合作领域,引导农业主体与头部电商、高端商超餐饮平台对接,线上线下打造一批年销售额超千万的爆品品牌,2025年,打造销售额超千万的农产品爆品50个以上。

  积极培育乡村新业态。加快建设一批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力争2025年完成1300个村点建设任务。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发展乡村民宿,积极打造乡村民宿集聚区。开展休闲农业精品培育,推动和美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品线路逐步成形,吸引游客到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宜春市卫健委:新建、改扩建10个嵌入式社区托育机构

  近年来,宜春市卫健委在推进普惠托育体系上初见实效,今年在刺激托育消费市场方面还将推出系列举措。

  深入推进医育融合发展,提升托育服务运行质效,增强托育服务市场公信力。将“1+10”公办普惠托育服务能力建设列入2025年市政府十大重大民生实事,按照“1+10”模式,新改扩建1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10个县级托育服务中心,形成以市级为龙头,辐射县级,集养育照护、托育培训、科普宣传、婴幼儿早教等为一体的公办综合托育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增加托育服务消费动力。在中心城区、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铜鼓县新建、改扩建10个嵌入式社区托育机构,实现县(市、区)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全覆盖、城市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0%以上,千人口托位数4.5个规划目标。

  健全托育服务支持政策,提高托育服务资源使用效益,激发托育服务消费意愿。继续实施婴幼儿普惠入托补贴制度,鼓励支持各地向有意愿入托的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加强科学养育知识宣传教育,逐步缓解“不便托、托不起、不愿托”等问题,提高服务可及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江西热线
推荐图文
推荐江西热线
点击排行
江西热线  |  九江新闻  |  景德镇新闻  |  萍乡新闻  |  新余新闻  |  鹰潭新闻  |  赣州新闻  |  宜春新闻  |  上饶新闻  |  吉安新闻  |  抚州新闻  |  南昌新闻  |  赣ICP备2022003328号-4

九江日报  |  景德镇日报  |  萍乡日报  |  新余日报  |  鹰潭日报  |  赣州日报  |  宜春日报  |  上饶日报  |  吉安日报  |  抚州日报  |  南昌日报  | 

九江信息网  |  景德镇信息网  |  萍乡信息网  |  新余信息网  |  鹰潭信息网  |  赣州信息网  |  宜春信息网  |  上饶信息网  |  吉安信息网  |  抚州信息网  |  南昌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