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何 琪报道:秧好半年稻,苗好七分收。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早稻育秧进入关键时期。连日来,新余市各地抢抓农时春耕备耕,利用工厂化育秧进行早稻集中育秧,为早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罗坊镇新余梅新种植家庭农场的育秧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播种机正在高效运转,一粒粒饱满的稻种被精准地播撒在育秧盘上。“以前育秧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工厂化育秧,省时省力又省心。”农场负责人曹新根说,工厂化育秧不仅解决了传统育秧受天气影响大、出苗率不稳定等问题,还大大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和效率,一条流水线一天就能育秧8000多盘,可栽300多亩,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罗坊镇共有4家育秧工厂,单季早稻育秧能力达到16000多亩。
在珠珊镇丰展农业合作专业合作社,农户们正抢抓有利时机,有序开展水稻育秧工作。走进在育秧工棚内,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生产线高效运转,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经过浸泡处理后的水稻种子被送入催芽箱,催芽完成并经过晾干后,经过上盘、铺土、浇水、播种、覆土、出盘等流水线操作,被精心处理成秧苗盘,随后被送入恒温暗房,进行为期25天左右的培育。
工厂化育秧比传统的人工提高10倍以上的效率,每天日作业量大概是2000斤种子,整个早稻育秧生产周期大概25天到30天,这个时间比传统的育秧要整整缩短10到15天左右,每亩大概能节约10%到20%的人工成本。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工厂化育秧具有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秧苗质量、缩短育秧周期等优势。
据了解,目前渝水区已建成21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单季育秧能力超过10万亩,全区2万亩早稻已陆续启动育秧作业。全县共建有13个育秧中心,单季育秧能力达7.4万亩,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