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报道:宜春宜丰:千年找桥古韵浓

   2024-09-25 江西热线163710

“来,食(客家方言,指‘吃’或‘喝’)杯五香茶……”走进找桥古村,无论是否相识,好客的当地居民多会操着浓厚的客家口音,邀请来客进屋小坐,并端出特色点茶“五香茶”热情招待。

1

找桥位于宜春市宜丰县潭山镇境北,是宜丰县“最北”行政村,为“宜、铜、奉、修”四县交界处,与黄垦镇古阳寨村找桥瓷厂交汇。据记载,找桥最早名为“斜溪”,西汉时期,建成县(今宜丰、高安、上高)为争地与艾县(今铜鼓、修水、武宁)打官司,败诉的艾县便在两县交界处的斜溪建造一座石桥作为赔礼,由此斜溪改名为“找桥”并沿用至今。虽经岁月洗礼,历史悠久的找桥至今依然保存有八叠岭关隘城墙遗基、明清老街、战壕和碉堡遗址、古瓷窑遗址、万寿宫遗址、宝云禅师塔、永济桥、永福桥等人文古迹,还有始于北宋时期的市级非遗项目找桥火龙灯以及香喷诱人的五香茶、米果等客家传统点茶,流淌千年的水口、寒洞、大水垅等瀑布群也成为游人打卡避暑的好去处……

2

“八叠五峰九曲清,西来觉范东渊明。”这是明末浙江按察使胡维霖赞誉家乡新昌县(今宜丰县)的诗句,其中“八叠”指的便是群山环抱、风光旖旎的八叠岭。找桥八叠岭古道,是古时候湘、鄂两省商贾来赣开展贸易的必经之路,赣西北的交通要道,也曾是连通赣、湘、鄂三省的千年“盐米通衢”,因此,找桥自古就有“赣西北边贸明珠第一村”美誉。南宋时期,朝廷在找桥八叠岭古道设立“巡检司”,用于镇防、商检、查禁、防匪。如今,走在石板铺就、全长200米的找桥明清老街,映入眼帘的有两旁的老柜台、吊脚楼、古拱桥等。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老柜台要高出平常柜台1尺多,据称这是当年为了骑马过往的顾客方便交易——不用下马就能直接伸手付款购物。虽然往昔繁华不再,但每踏上那曾被云集商贾、文人骚客等踩得无比光滑的青石板,依然能感受到它从历史深处涓涓流出的古朴神韵。

3

找桥地势险要,可攻可守,历来属“兵家必争之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湘鄂赣特委领导的革命斗争运动所在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找桥设立交通站,组建赤卫队,开展分田斗争,红色风暴席卷以找桥为中心的四县边区……“这座古桥曾流淌着革命烈士的鲜血!”指着始建于1748年的永济桥,在找桥村担任了20多年支部书记的兰锦太心情沉重地说。1932年,为配合第四次反“围剿”,解决赤卫队子弹奇缺问题,出生于本地的找桥少共书记杨渊和数次潜往国民党驻扎地盗取弹药不幸被捕,由于坚贞不屈,被敌人绑在楼梯上再挂到永济桥头,连开16抢而英勇就义,年仅16岁……

4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找桥村,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山水风光,围绕“红色、古色、绿色”资源,推动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江西热线
  • jxrx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江西热线
点击排行
江西热线  |  九江新闻  |  景德镇新闻  |  萍乡新闻  |  新余新闻  |  鹰潭新闻  |  赣州新闻  |  宜春新闻  |  上饶新闻  |  吉安新闻  |  抚州新闻  |  南昌新闻  |  赣ICP备2022003328号-4

九江日报  |  景德镇日报  |  萍乡日报  |  新余日报  |  鹰潭日报  |  赣州日报  |  宜春日报  |  上饶日报  |  吉安日报  |  抚州日报  |  南昌日报  | 

九江信息网  |  景德镇信息网  |  萍乡信息网  |  新余信息网  |  鹰潭信息网  |  赣州信息网  |  宜春信息网  |  上饶信息网  |  吉安信息网  |  抚州信息网  |  南昌信息网  |